分类:正经

那个戴眼镜的

越看这标题越无内涵,可我现在脑壳空空,实在想不出比较文艺的一个题目。

今天才跑去看了哈七,12:35开场,足足放了12分钟的广告,才开始播放这146分钟的电影。其间一个大叔曾经乱入,坐了一个多小时,吃了一支冰激凌蛋卷,抽了两支烟,大概原声+字幕委实让他觉得无趣。靠,一部在全球炒得又红又紫(我猜现在这个系列应该没有火到发黑的地步?:)的电影,无非就是一个美妞携两个无用跟班逃跑记(1),爆点在哪里都找不到啊太阳。

于是拍拍屁股,走了。

于是我真的包场了……

好吧来说说那个戴眼镜的。初次接触是在小学,那会应该是出到第四本,大陆出了合集,没有记错的话,当时我先买了第一本,之后看了觉得有趣,又才买的接下来三本。接下来的每一本,也基本都是在出版的第一时间就买到手并看完。

要说最喜欢那一本,大概是魔法石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大概是因为光明的力量比较强大,而且受到熏的影响,十分喜欢Sirius。第四部之后的所有,现在连情节都不太记得清楚了(在今天踏入放映厅门口时,甚至连死亡圣器是什么,与整个故事有什么关联也都一概没有任何印象),我并不喜欢后面的故事发展。因为我一直试图把它定义为魔幻系列,按照Todorov的分类,它应该毫无异议地属于marvelous类型,即类似于童话——最终一定会是happy ending。要知道当初我买这个系列,在书店里它都是类属于少儿读物的。所以当塞德里克,小天狼星,邓布利多逐一死去,有关爱情的各种纠结戏份逐渐占据很大的比重时,我越来越不喜欢这部作品了。我觉得它再也不复当初魔幻所带给我对于世界的美好期望了。

然而在今天,突然明白罗琳一开始的定位大概就并非少儿读物,或者魔幻童话。现实是正义不一定能战胜邪恶,更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被讨论。

其实更像一部(或者就是?)哥特小说。不再类属于Marvelous而是fantastic,并且兼具terror和horror的特质。影片里音乐着实起了很大作用……蟒蛇袭击一段我着实被吓得震了一下=w=

另外当赫敏被刻上mudblood的时候,突然想到罗琳是否想要借伏地魔掌控魔法部之后的种种针对麻瓜的措施来影射一下关于race discrimination的问题?……貌似是我后知后觉了……

其他的points大概还有很多,不过一时半会儿里不清楚。

最后想要说的是一个疑问,关于咒语一忘皆空Obliviate。影片开头赫敏便对父母使用了这个咒语,用意不难猜度。只是若只消除关于他们俩的记忆,以及那些有她的照片,那明显是不够的。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这种事情,牵扯甚多。或许他们会在某次不经意得扫除中找到一个属于你的玩具娃娃,或许邻居会在第二天就问起“hey你的孩子最近怎么样”。

只要存在过,痕迹必然难以全部抹除。

最后的最后,这应该是哪个戴眼镜的陪伴我走过的第九年,什么东西,时间长了,惯性总是避免不了。就好比柯南。十分能确定的一点是,现在对它的喜爱是远不如五年以前,但是依旧关注,永远也记得当年曾经那样地迷恋过,就是这样的惯性使然,或许也是纪念缅怀年少时的那份热血。在明白罗琳的用意后,不再厌恶这个系列的后半部分将我曾经寄于上面的美好期望被带走,只是也依旧不那么喜欢它。但还是会选择每一部小说都买,每一部电影都在电影院里看完,不放过每一个关于他和他们成长的细节。因为它们存在于我的生活中整整九年。

(1) 《哈利.波特7》:枪战精彩,童话结束

另外现在一坐到电脑面前就肩痛到底是怎么回事T___________T 是已经成顽疾了吗T_________T

2008在大理

手闲丢几张前年和吉祥一家子去大理的照片……

不过请不要指望可以看到古城风光……

时间是6月中旬,考试结束。一行人坐火车从早上9点多到下午5点,终于到达大理。

大理凉拌一向是我的最爱。初三时每次放学之后都会和MATA去胜利广场买凉拌吃。不过到了大理以后,发现味道和昆明的是不完全一样的。我还是更爱昆明的山寨版大理凉拌……或许因为昆明才是家乡?……笑。

古城的主街道两边卖的都是大同小异的东西。民族服装,蜡染衣服,还有一些饰品。其实没有很大特色。30块的东西,可以直接砍价到15块。15块的东西可以砍价到5块。

偏一些的街道有很多酒吧。都是小资风。因多年未去丽江,所以不知相较如何。我唯独喜欢一家名叫“沉香”的,不过没有进去。

再偏一些的店,或许才能真正淘到有特色的东西。

上照片。点击看大图

我们选择的住处是MCA酒店。在古城南门外不远。招牌做的很土很掉渣,但是里面很有特色。没有记错的话,貌似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布置?……还有阁楼式的房间。比较美好比较原生态。院子也十分漂亮。上图为院子里的灯(我该叫它路灯吗?……)。

算是店内的小酒吧?

白天的院子。池塘蛮漂亮。

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古城被搞得金碧辉煌的。

有几盏灯笼其实就足够。

我很想说,怀念12年前干净的大理,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大同小异的摊子,没有店家坐地起价,没有成列的小资酒吧。

当然这都是我猜的。关于12年前的大理,我只记得在城门口捡到一只小鞋以及以及没有蝴蝶的蝴蝶泉。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似乎是一对矛盾。

最原味最本真的历史,多不为人知,周边的人们早已习惯它的存在,所以变得不在乎。不会想要去加以保护,甚至是去破坏。

但当它们成为被人重视的文化遗产时,相应的开发便会接踵而至,历史也因此开始变得面目全非。

然自身也在享受着开发所带来的便利,我无力去否定这样的开发是否错误。

今安在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不喜欢。”

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发展道路。抱歉我真的习惯了遛遛翠湖,转转花鸟市场,逛街累的时候,在胜利广场喂喂鸽子的闲散生活。看到花鸟市场的老街被拆,小西门的十字路口被龟壳罩上,我十分地不开心。我害怕昆明也变得灰蒙蒙,看不到湛蓝的天,感受不到温暖的日光,害怕长满爬山虎的高架桥,阻了窗外的明媚,再也寻不到它四季柳绿花红的春光。
“如果说新的取缔旧的,繁华取代落后时一座城市进取的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过程中牺牲和消失的一切?”
东寺塔片区修建了一片仿古建筑,据说以后要做成商业街之类?抱歉我不认为这些朱红柱子雪白墙壁就能取代东寺塔的历史。假的就是假的。

我开始后悔,没有在08年的时候抬着相机去记录花鸟市场与正义路。我一直心存侥幸,等等吧,下一次,它们一定还不会被拆迁。直到假期回去,我走踏在那片废墟瓦砾上,四周弥漫着黄褐色的灰尘,明白是真的晚了。

1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