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年危机前夜

顺便一补24年的年终总结_(:з」∠)_

24年的大事便是有了自己人生的新角色,成为一名母亲。迄今为止,适应这个角色比我预想得要好一些,大概是前期做了太多的心理准备,也得益于预想过的各种麻烦,在前期都尽量规避或降低它们对我生活的影响。看到23年的年终总结,对自己24年的期望是能从容处理和规划娃的相关事项,应该也算做到了。这一切也少不了Air和奶奶的配合。12月底返岗后,有很多人会问我是否能兼顾,目前为止的体验也是还好。有娃之后,生活没有变得更开心或者更不开心,只能说生活变得更复杂了,整体的情绪波动也会比生娃前大——并非激素影响,而是因为生活中多了一个变量,正面或负面的情绪总是比原来更多的。至于23年底提到的“以更强的自律妥善安排好身体、工作、琴学和阅读”,完成得勉勉强强。娃本身不算让人操心,但这也让自己的懒惰更没了借口。身体方面,因为每周一节普拉提,至少保证不会因为抱娃导致长期的腰酸背痛,身体是相对活络的,但也没有更多了;工作正常进行,但不得不说有时候想主动加班(因为晚上没人打扰时能更好的做规划或者复盘工作),会因为想要见到睡前的娃而放弃(应该是好事吧?);琴学虽然拿了奖,但去年练琴自己也知道很偷懒就是了,今年也一样,无法克服懒惰,无法在哄娃睡觉之后不躺在床上而是坐在琴桌前,必须有点外力才行;阅读需要大大地自我批评,天天就看奶头乐小说,都没看点正经书,希望生日之后能改善。

25年。。虽然Q1已经过完了,但还是给自己一些期望吧~

克服惰性,减少奶头乐。琴学定一个目标,《广陵散》全曲能练到自己满意的水平,找师爷学《幽兰》,自己有空研究律学。阅读要求不高,1个月保持1本正经阅读呜呜呜。

接下来终于进入今天正题。

明天就要跨入所谓的中年危机的年纪了,往前翻日志,竟然追溯到15年都没有哪一年记录了生日相关事件,对自己竟然如此潦草(无语),在翻到15年总结时,看到那年我竟然还看了40本书,再次对现在的自己感到羞愧(当年应该真的是觉得四五十本书一年根本毫无压力,毕竟我还挺喜欢阅读的)。这就是人到中年毫无激情活力和能量的表现吗_(:з」∠)_

中年危机这个词,应该是在八九年前被提出(印象里是因为华为裁员35岁以上员工),那年春节回老家去探望刚生娃的闺蜜,闺蜜的老公就问了我“你们在一线城市会不会有中年危机?”,那时的我觉得离自己很遥远,那会儿我人在哪儿还不一定呢!哪想转眼也就到了。眼下的日子似乎还行,我和air暂时看起来失业风险都不算高,仍有房贷,但不影响生活。有了娃虽然也有了较高的开支,但并没有到让人焦虑的程度。说起来,到时上周突然得知自己+2的老板要准备退休了(40出头而已),是完全不愁钱的那种退休,据老板本人说,也不打算创业,就打算到处玩玩。我由此也在想,有没有可能只要欲望足够低,我也能在40岁退休?或许还是会焦虑持续收入,但可能更重要是,那之后可以做什么?循规蹈矩听起来就是非常无聊的词语,但可以让大多数人无需多加思考就能轻松地活着,一旦深究生而为人的意义,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并为之努力,反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抛开有些沉重的情绪,今天我和air都请了一天假,假装正常上班的样子出门,但实则偷溜到相邻的中山市转了一圈。“别人上班我放假”的兴奋是真的存在,但两个阿宅在阴雨绵绵的街头百无聊赖,也意识到“街溜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捂脸)。早晨到达老城区中心时,商场都还没开门,冷风嗖嗖,一片萧条。老建筑步行街拉起隔离栏正在翻修,草草逛了一圈就离开了。最后还是去了新城区的购物中心,感觉甚是亲切,吃了味道和性价比都很不错的金光乳鸽,坐在书城里打了一会儿逆水寒,又看了场电影《猫猫历险记》,最后站在深中通道网红打卡点吹了吹巨冷的海风,便假装下班回家了。

祝自己生日快乐~

bgm-《无底洞》钢琴版

产假结束

从4月28日开始的产假,在今天结束了~

仔细想来,这甚至不是工作以来,而是上学以来经历的最长的假期了,高考假期在产假面前丝毫不值一提!原本以为产假期间会有很多时间来做记录,但因为电脑放在宝宝房间,几乎没有机会打开,所以这小半年几乎没有写日志。

小蛋总目前已经是7月龄,在6月儿保体检时,已经是74的身高(接近1岁宝宝的标准身高),9.5kg体重了,位于同龄人的99%分位,生长曲线很优秀,不过他的大运动表现相对一般,5个多月才自如翻身,到现在也只是偶尔勉强爬几步,不过只要不是什么病理性问题,慢一些也无所谓,这方面不算焦虑。吃喝作息方面,他大概在3个多月时减到1顿夜奶,一直保持到现在,最近一周出现了1次直接从晚上8点睡到早上7点的情况,距离断夜奶可能也不远了。目前在比较困的情况下,哄睡也相对容易,整体算是好带的宝宝。不过也无法避免抱哄也止不住大哭的情况,让人有点崩溃。语言方面,大概3个多月他就开始会无意识的发出mama的音,但通常都是在哭闹哼唧时喊_(:з」∠)_持续到现在依旧如此。每次哭闹时喊mama就听得人有点心疼,不忍心凶他了。

以上就是小蛋总这几个月的情况,我自己的话,相对规律地上了一段时间的普拉提课程,确实对抱娃和久坐导致的身体肌肉劳损有很好的缓解,后续应该也会继续坚持下去。古琴课上得断断续续,不过8月中时也仍然去参加了一个比赛,用自己的入坑曲《广陵散》拿了奖,还是挺开心的,不得不说,还是得有点表演或者比赛push自己勤加练习,过程中也确实会有更多收获。也开始兼职教2个学生,但这大概也是极限了,后面上班后,周末时间更加紧凑,琴院离家很远,来回路上的时间很久,没办法再花更多时间在琴院了。另外就是9月跑了一趟上海和钙子看了自得琴社的十周年分享会,拥有了一次室内民乐的绝佳视听体验,以及有T神和社长签名的黑胶(后面音乐会签售都没他俩了),十分开心!时间来到11月初时又和阿八一起在上海看了ayu的演唱会,算是圆梦——高中时和阿八就是通过ayu还有大冢爱熟悉并且变成挚友,18年和阿八一起看过大冢爱,24年又和她一起看过ayu,真的是圆满啦。

产假里最遗憾的是,没能抽出时间改改主页博客,这次不改,就真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了。人到中年,要重新捡起来,确实是一件需要很强精神力的事,此刻真是无比怀念年轻的时候了。

没有机会说出口的生日快乐

今天本该是妞妞的13岁生日,但她已经在10月4日离开了。

妞妞在2011年11月21日出生,2012年初时因为她的舅舅,也是当时我们家养的狗狗车祸去世了,妞妞的第一任主人不忍见妈妈伤心,就将妞妞送给了妈妈,从此在我们家一待就是12年。

妞妞是我们家养的第一只妹妹仔,性格很内向怕生,但神奇的是她第一次见到妈妈就表现出了全心的信赖,其他人抱她,她虽不会反抗,但是会紧张得一直全身发抖,妈妈抱她就不会,这应该还是有些缘分。同时她还完美诠释了“跟屁虫”,在不牵绳的情况下,也是一步三回头地看妈妈是否在附近,我们完全不担心她乱跑。

在到我们家第2年(2013年)时,她的脖子受过一次伤,我在博客上也有过记录(http://www.cyys.net/wp/archives/796),虽然日志的语气没那么严肃,但当时的情况其实挺不乐观,送她去医院陪她打点滴时,一度担心她真的熬不过去,幸运的是最终她还是活下来了,并且活到了12岁,一个对于小狗来说已经算长寿的年纪。2013年的这次受伤,虽然没有非常影响她后续的行走,但也导致她没办法跨越大一些的台阶,出行更加依赖妈妈,在后续几年里也有过几次看起来比较危急的情况,但最终她也都得以顺利康复。只是她的疝气越来越严重,肚子下面像坠着一个小鹌鹑蛋,在她七八岁时我们去过一次医院,那次医生就说年纪也大了别动手术了,倒是没想到她有这样活了四五年。

在这些年里,她真正亲近认可的大概只有妈妈,她会因为妈妈离开家难过,但也会因为妈妈提前和她解释说明,最终安静看妈妈离开,她应该真的听懂了妈妈的话。而我也是在13年她受伤时照顾她才受到她的认可,每次放假回家她都会开心地迎接我,只不过因开心的表现,随着年龄增大而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从最开始的疯狂转圈、激动地哼哼,甚至还有点尿失禁,到开心奔过来高频摇晃着尾巴,压下耳朵等待抚摸,再到迈着小碎步过来舔舔我的手,再到今年国庆节最后一次,她甚至已经没有力气出窝,也没有力气摇尾巴了。

因为她受过伤以及七八岁之后又那么几次危险的情况,我似乎一直在为她的离开做心里建设,后面几年回家,我和她的互动主要就是帮她挠脖颈和耳朵,当我停下手时,她会主动走到我手附近蹭蹭让我继续,只有此刻我觉得她是需要我的,我也会在回家的日子里尽量多帮她挠一挠。今年初因为怀孕,因此春节并没有回家,我总是隐隐担心,会不会去年春节就是我见她的最后一面。但幸好,她等到了我今年国庆回家,甚至还见到了小蛋总。这次见到她,她的状态已经非常不好,无法走路了,像是强行续了一口气在等我们,我像往常一样挠挠她的后脖颈,发现她已经接近瘦骨嶙峋。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各个器官都已经衰竭了,子宫里还有脓,年纪大了再做手术容易应激。在打了一针之后,她的状态有些好转,我们都在想是不是她又能挺过这一回。但就在我10月3日带着小蛋总去奶奶家后,10月4日上午妞妞就走了。我还记得3号中午离家前我又帮她挠了挠脖颈,没想到那就是最后一次,我以为至少她还可以撑到5号我带小蛋总回来。爸爸怕打扰我们在奶奶家的行程,并没有第一时间和我说,而是5号来接我时,才告诉我。等我回到家时,妞妞在我们家的生活痕迹,她的窝、喝水的碗、她的小衣服,都已经全部被抹除。

我知道妈妈只会比我更难过,我们抱在一起大哭一场,她说心里就好像空了一块。除了我和妈妈,其他人都只觉得这不过是一只狗而已,完全无法感同身受。我庆幸我还没有回深圳,没有留妈妈独自一个人面对妞妞的走。

时间是可以抚平一切,但时隔一个多月记录这件事,仍然涕泪满襟。如果妞妞来世为人,希望能和小蛋总相遇,做一对好朋友。

1 2 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