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梁文道

2012年末总结

一不小心又成了月更,真正的修罗期果然是不允许半月谈的存在啊。

十月十一月其实有参加一些对于自己来说很有收获的活动,但都未一一记录,现在单独拎出篇章来说,又觉得已经有些晚,感慨不如当时那么深了。所以不如还是写份年末总结提一下好了。

几乎每年都会有一篇年末总结,但是对于2011年的印象却不深,于是翻回去看了下,发现完全不像一篇年末总结啊。。除了最后一段,内容是

如果说2010是收放自如的一年,那么2011就是主线明了,枝干浑浑噩噩的一年。回想起来其实是有挺多有意义的事,但不仔细想,就觉得其实过得很吊儿郎当。虽然从父母和朋友那里听到的,都是“你很棒”的话。如果明年有了好结果,那么这一年吊儿郎当,姑且可以看做不枉青春浪掷一回(何止一回……),如果明年不如意,那也只能说是自食苦果。这一年,难过的日子有朋友的陪伴,何其幸。关于明年有什么愿望,嗯……最大的自然是申研能成功。其他的,和两年前也一样,还是糖糖和秦央说的那句话,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知道怎样能得到它。

 

现在看来,也基本是同样的感觉,2011年时自己有着明确的目标,倒有那么一点像高考的时候,虽然不是一切都井井有条,但好歹抓住了重点。 2012年倒不如说是相对放松的一年,去过很多地方,但觉得自身却没什么大的提升,这点要在明年努力改进啊。

来列列这一年来12月的事件。

一月时收到了推研信,只要最后一学期成绩没问题的话,基本就算顺利拿到offer了,生命中的一线光啊。最后的结果也是如此,参照2011年的总结,枝干浑浑噩噩但也幸好没有误了正事,这一年来时不时会想起去年年底时的日子,觉得那样艰难的情况也能过来其实自己还是很不错的嘛♡ (☆゚∀゚)

二月开学,师姐决定每周一定要外出一次,担心以后工作就没了这样的机会。大部分时间我也同师姐一起,比如二月底去了枫泾古镇,印象里是7个人一起去的吧,少了丫丫,7个人两间房大概也只有年少时才会做的事啦。 日志链接 http://www.cyys.net/wp/archives/563

三月……啊不知道为什么记录里都没提到什么事,估计一不小心又宅了吧……=w=

四月事情挺多,一是生日那天和大家一起骑车去东钱湖赏郁金香。太阳正正好,沿途尤其是回来时的景色都很美,就是风太大……每次骑车都让人觉得又年轻了好几岁的感觉!虽然屁股回来痛了三天……之后是四月上旬又同师姐去扬州,总算应了一次“烟花三月下扬州”啊。觉得扬州是个蛮好的地方,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比昆明还要适合慢生活吧。印象尤深的是那里的人是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啊晚上7点多路上人就好少了,而且人的性子也蛮直,不会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当然对一个吃货而言,最赞的还是小吃❤

日志链接http://www.cyys.net/wp/archives/636

扬州之后又直接南下南京去看五月天的诺亚方舟演唱会,哈哈现在末日都已经过了。现场版的确让人热血沸腾,氛围这种东西,除了唱歌的人,还要歌迷给。五月天的现场,现在更多的氛围倒是已经来自于歌迷了。或许听一场小众的摇滚会更加能体验到唱歌的人所带来的氛围?

日志链接http://www.cyys.net/wp/archives/625

然后到了五月,上半月算半个修罗期,要考试要结业了,21号考完,23号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毕业旅行。貌似关于毕业旅行的照片我一次都没有放过啊,那么大的事居然都没写出来记下。大概是因为太长太多了╮(╯▽╰)╭路线是从宁波始,金华,横店,长沙,张家界,凤凰,边城,秀山,重庆,到成都终。开心和不开心都有,但经过这一次旅行,也更加觉得一行的8个人会是一辈子的朋友。

旅行期间数丫丫的照的照片最多,不过发现8个人都全的合影竟然十分少。好不容易拎出张人全的…… 那日应该是在锦里,脑抽去了一家茶店,8个姑娘基本都是五大三粗范儿没人走品茶这条路啊……于是最后变成8个人特别豪迈得端着小茶杯说“干啦!”=。=

 

六月前半段还在毕业旅行,8号众人陆陆续续各回各家。在之后的半个多月里基本就是和好碰友面搅以及休养生息。

 

七月毕业,本来是8号才是典礼,但还是在月初就回了学校为众人COS而奋斗。最后在9号一行5个人跑去了天一阁,在宁波四年都没去过这个地方实在是太水了……天一阁比想象中的要美好得多,最后照片没照几张,全成了拍搞笑小剧场。然后就是离别,一群人没心没肺大概都没想到下次见面是不知是何时,只有边边在走的时候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了一句后会有期(其实这个场景在原日志里也提过。。可我就好喜欢再提它><)。之后陪娘亲还有外公外婆又去了一趟溪口去看蒋介石故居。这个地方其实在09年国庆节时和阿鱼一起去过,只不过当时的心境与这次又是完全不同了。溪口之后再上南京,外公倒一直惦念故乡,我也曾经对南京极有好感,但4月与师姐同去的那一次,已经把南京的好感度销的所剩无几了……

 

八月初时,时隔两年再次上京,姐姐已为人母,侄女是萌神啊,可是不爱我=。=之后与高中时的挚友虎妞碰头,虎妞已经工作,可以看得出性格依旧aggressive,不过也多了谨慎。不要觉得外向爱现的人就是肤浅,内联沉默的人就是韬光养晦,其实谁的心里都有一把尺,谁都在为自己的所认定的事物而奋斗。这一行除了虎妞,还见到了在京实习的初安以及在津备考的D君。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啊为毛为还在吊儿郎当四处转悠= =

八月的下半月已经到了香港,开始新生活。

 

九月开学。因为一切都是新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哪些点还能拎出来特意说一说啦。。

 

十月底跑去听了小野丽莎的音乐会。其实我一直觉得她的歌基本是一种style,不会觉得难听,区别只在于好听或者更好听。印象蛮深的两件事,一件事LISA说起两年前也是到香港开音乐会,曾经收到一封邮件,男子说打算在音乐会时向女朋友求婚,希望LISA能送一首歌给他的女朋友,LISA答应,唱了一首moon river,结局是个HE。在两年后的今天,LISA说她打算再送一首歌给这对夫妇,今天他们也在现场,并且妻子已经怀孕。不算什么大事,但在那样的氛围里,就会觉得真是温暖人心啊。 另外一件,是LISA的安可曲《夜来香》,坐在旁边的欧吉桑在之前都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但听到这首曲子时,突然就来了精神,还轻声跟着唱,然后不知道为毛我就有种被感动的赶脚……

 

十一月开始半修罗,各种group work砸来。但在月底还是抽出一个下午去听了梁文道和他的老师关子尹的论坛,主题是死亡的意义。地点在中文大学的新亚学院的露天圆形广场。当天很不巧还下着雨,不过按主持人的话来说,这样天气倒很衬今天的主题。道长的粤语听起来更易懂(道长普通话说得也好字正腔圆啊),所以更多地记住了他的观点。因为最近接触宗教的话题有点多,所以现在想起这一次论坛,总会联想起和宗教有关的问题。不知为何我真没想过永生,也不觉得短暂就不好。道长说如果都是永生,那么许多事情什么时候做,怎么做,或者做不做,都没了意义,因为有无限的时间。如果长度不能控制,那么就尽量拓展宽度好了,宽窄的不同成就不同的人生。也从来不觉得永恒的快乐就是好,处在这种状态时恐怕也不知道什么叫快乐。迷茫或者痛苦也不就是坏的,一直坚信如果没有迷茫和痛苦,无法真正成长。再说啦,老来我还可以和小辈吹“奶奶我当年blablablabla”,光想一想就觉得好有成就感哦!

十二月是真正的修罗期。通宵或近通宵数次,最后感觉虽然不坏,但依旧觉得自己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再回顾下糖糖对秦央说的那句话,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知道怎样能得到它。最开始我以为自己一直都是行动上的矮子,但经历去年一年,觉得其实自己做得不赖。但是行至今年,突然又发现自己欠缺得太多,将来的路要怎么走,不是没想过,但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有迷茫有痛苦,当然和去年年底不是同一类,可感觉是LEVEL更高一级别的啊。

不过从来不觉得对自己的人生会失望会绝望,就像从来没担心过末日。最喜欢故乡的高原大太阳了,干是干了点,可是望一望,就觉得everything will be fine。

 

最后,提前道句新年快乐啦。这应该是2012年的最后一篇日志了:)

重逢

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三年前买的书,梁文道的《常识》与《我执》。《常识》是初买回来就看了的,里面的观点跳出了非黑即白的言论,让人耳目一新,遂喜欢上了他。但《我执》却是有一段时间读不太明白的,大约是心也没有静下来。《我执》是梁文道的杂文集,篇幅短小,标题好听,比如《重逢》。明明是很普通的名字,用竖排版作为标题,大片留白,突然就有了感觉。几个月后,终于开始有些看懂了,很喜欢他阐述关于暗恋的解释,但关于爱情,却总觉得太过于学术,无法引起共鸣。

 

 

还记得破小孩的作者在《破小孩与特洛伊木马》里说,她觉得成长不是渐渐,而是在一个瞬间。这是一本2003年左右出版的童话,由几个小故事组成,但现在读来依旧有味,破小孩的原型,掐指一算也有17岁了。 另外一句在年少时很喜欢用来当论坛签名的句子是:黑暗并不存在,只是光明还没有照耀起来。总觉得是很乐观向上,温暖人心的书。

很多事情不是逐渐明白,而是在有许多铺垫以后,以一个点为契机,突然顿悟,明白了之前被自己所疏忽掉或者觉得理所当然的细节,然后就长大了。

前几日,应该就是在冬至那天,与朋友钙子电话,说着近来的事,那边却突然没有了回应,当继续说时,却听到了那边有极力想要忍住却失败了的抽噎声。心中正犹豫是否要忽略然后继续说,那边开口了,“为什么明明是你的事我却哭了”。

阿鱼曾是初中的挚友,高中鲜有联系,到了09年时决定在国庆时来看我。她说起来,对我印象最深一件事就是初中时她和我说她的家事,我竟然听哭了。她说那是第一次有人因为她而哭,让她感动许久。

其实我一点都不记得这样的事了。她说的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反正我就是挺爱哭的人么。
但当真的有人对我这么做的时候,感觉又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都在为各自的生活而奔波,已经自顾不暇。如果还有人在为你而担忧并且挂念你,其实是太难得。

在小学的时候,因为有关我的流言在寝室传开来,我未在其中,并没亲耳听到。只知曾有一个和我关系并不算很亲近的女生,竟然被气哭了。当时大约也是少不更事的,有震惊有感动,但显然无法明白这背后到底包含有多少重量的情谊。

有些时候,很小的一些事,比如一条短信,一通电话,都是久疏联系的朋友对于自己的挂念,以前觉得是很小的事,但其实放在自己身上,发现就算是小事,也并没有做得很好——我鲜少主动联系以前的朋友,或者即使有朋友主动联系,也很少会有很热络的回应。所以,那些其实并不是小事吧。 它们代表着这一份情谊没有因为时间或者空间的改变而变质腐朽,甚至比在一起时的付出更加难能可贵。

于是当面对至亲之人的付出——无论是父母还是爱人,这些付出在我看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没有谁理所应当对另一个人无条件付出。然而现在大多数时候却对来自于这些人的付出而习以为常并变得不珍惜。要知道关心挂念出自真挚且深刻的情谊,维持它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心力。因此就算是在习以为常的时候,是否也应心怀感恩呢。他们是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