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终

尴尬的是2021年底没有写总结,也没有展望,现在准备写2022年总结了,总觉得少了点啥。为了避免23年底总结出现类似情况,今天还是得写。

2022年应该算是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吧,从未婚变已婚。整个上半年也几乎都在为筹备婚礼的事忙碌着。

22年春节,我和Air定好了日期、场地,并开始逐步推进备婚的各种事项。我们在15年的2月25日这一天在一起,7年后的2月26日领了证,不得不提领证前夕我竟然产生了一点恐慌情绪,Air比我适应得好,他觉得21年8月我们搬入新家之后就以“已婚”心态过日子了。领证当天我们去得蛮早,领完出来之后除了内心感慨一下以后填资料都要填已婚外,似乎也没有更多波动。接下来的备婚在前面的日志里记录得详细,就不再次赘述,但要提的是21年的装修和22年的备婚,无形中让我一直处于有压力与忧思的状态,身体变得不是那么好了。希望23年自己能更加关注身体状态吧。

所幸7月开始因为这些事情都已落定,工作方面暂时也没有非常急迫的事务,进入了一段令人舒适的规律生活中。这段时间我终于又重新捡回练琴的频率,或者说是学琴以来练琴状态与时间投入最好的一段时间。我也在22年结束了系统琴曲课程的学习,以《广陵散》作为结尾。这件事给我积极影响应该是深远的,源于“
十年前我定的目标竟然真的实现了 ”这件事,这种短期奶头乐根本无法取代的愉悦感以及自我认同感都让我在下半年里有了相对较好的精神状态。当然系统琴曲学习的结束不意味着重点,我确实是从里面感受到了更多乐趣,也有意愿进一步深入,我期望着在这条路上走更远。

在这段时间我也恢复了一些阅读。近几年的阅读量下降得厉害,今年初因为工作原因抱着明确目的快速翻过一些时尚和服装设计相关的书,对这个行业建立了基本的框架认知。下半年则因为疫情以及大会,开始关注起历史、时事,看的书籍也是领导人相关的传记,主要是周总理与江主席,被他们的人格气质所折服,对于后者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所作出的一些抉择,在了解背景后,更加佩服其气魄与智慧。另外下半年也终于磨蹭着把刘擎的哲学入门给看了,虽然只是入门书,但不得不说是费脑子的(毕竟我平时看最多的是知乎上的口水小说。。)。这本书确实很好,很多平时自己在胡乱想的问题,其实前人都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见解,23年希望自己能离哲学更进一步。

然后再说一说工作,相对平缓的一年。人事方面,心态有了较大调整,业务方面,竟然是在今年才猛然意识到,真的不是大厂就等于能力强。一个人做事时有没有自驱力,最终的成果实在是差异巨大。而大厂里面确实有太多人得过且过,在自己的舒适区里,纯乙方心态,对于自己负责的事情,能浑水摸鱼最好。如果目前项目在做的事是大家能力范围内的,那确实还好。而当项目攻坚时遇到团队里有太多这样的人,结果真的非常糟糕。

再来说说游戏吧,今年上半年大概是被游戏奴役最惨的。方舟、哈利波特、暖暖、光与夜、绝对演绎,一天5份工。下半年减负,把哈利波特和绝对演绎给剔除了。光夜最近也几乎变成了周登1次。我心中的No.1还是给方舟,虽然周年庆时充值体验拉垮,但它的内容质量实在是太符合我的胃口,我也能感受到它们做内容的用心。哈利波特的用心程度我觉得是不逊于方舟的,前两周正好听过B占一个关于游戏音频制作的分享,里面有哈利波特的音频制作分享,确实被它们的音频细节所震撼。但它的流水依旧再难重现开服荣光——真是矛盾又残酷,能赚口碑、用心制作的细节不一定能带来与之相符的玩家投入。我没有立场斥责一些换皮或者用着既定商业化套路来盈利的项目,一定是有玩家诉求的存在才会有它们;我也没有立场鄙夷有这样诉求的玩家,何不食肉糜?但如果我能有选择,我希望我所参与的项目,面向的是对内容与用心有足够敏感度的玩家。

最后收个尾吧,明年就是cyys的第20个年头,但网站上还挂着溯洄十年,我应该是真的有10年没有碰网页制作了,从实习算起,这明年也是我工作的第10年。

How time flies.

2023年,平和的心境,逐步变强的体魄,琴学精进,保持阅读。

bgm-Melting White

一颗种子


文系琴院老师约稿,而我本也想专门记录一下自己学琴至《广陵散》的一些心路历程,所以就着这个机会写了,文风和过往的自言自语还是有些不同,部分装x嫌疑,但胜在自我满足感还挺强。文稿该谈的也都谈了,所以仅做些微改动后就同步到这里啦。      

      早在今年年初,张老师便同我说起,希望我能聊一聊,作为一名岳山老油条的学琴心得,我应承着说春节写,但那段时间疏于练琴,大脑空空,实在是连个屁都憋不出,便一直把这件事拖着。感谢张老师的宽容,直到中秋节前,她才问及此事,我很是愧疚,承诺中秋一定交稿。这次其实也有心想要做个记录,老师这么一问,更像是推我迈出落笔这一步。

       想要落笔的主要原因,是我终于摸到了《广陵散》。毕竟这首曲子,是十年前直接导致我萌生出学琴念头的曲子。那是我还在念书的2012年11月,学校邀请了一位老先生,做了一场关于“《广陵散》中泼剌指法在不同章节中的表现”的分享,这场分享偏学术,不懂古琴的我,理论知识确实听得一脸懵逼,但不妨碍老先生在用琴示范琴曲片段时,我竟然心潮澎湃地想要哭出来。第二天晚上老先生还在学校里举办了一个小型音乐会,听完后我已经激动地从“不如休学一年去学琴”脑补到“未来要给自己娃洗脑古琴最棒棒了!妈妈没机会学,你会弹的话妈妈会很开心嗷”,然后压着娃去学古琴的场景,当然作为一个乖巧学生仔,最后啥都没做,但心里就此埋下了一颗种子。

       待到工作稳定后,我迈出了学琴的第一步,然后才发现自己一来就喜欢的古琴曲竟然是十级的曲子,嗯,不愧是我,很有眼光。达到这个目标,看起来要花不少时间,但是我不急,就这样一步一步来好了。一节课学会一首古琴曲的班很多,真要硬找个老师直接教《广陵散》,我猜也不是找不到,但却本能地排斥着这种功利的心态,因为知道如果真的要弹好曲子,少不了经年累月的练习与感悟,我想我会更喜欢一步一步自然走到它面前的自己。

时光荏苒,从初次碰琴至今已经九年过去,和芮老师学琴也有七年了。这期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中断了学琴,最长时甚至停了一年半,但最后又都再次回到课堂,这个目标大概始终在隐隐牵引着我吧。这些年里,我不太向旁人提及对《广陵散》的执念,甚至也极少听它,下意识地把这份当年激起我学琴念头的悸动封存起来,想等学到它时,才开封。近几个月,随着我的学琴进度距离它越来越近,我更加告诫自己不能刻意赶进度或挑曲子。当学完《潇湘水云》时,芮老师问,下一首想弹《梅园吟》还是《广陵散》,我回答“都行”,老师说“那就《梅园吟》吧”时,我也没有任何失望,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只想要更多的练习,让自己有更好的状态见到它。

       时间终于来到8月底,《梅园吟》之后再接《春风》并结课,芮老师说“这次回去预习《广陵散》吧”,我例行乖巧点头回答“好”。终于到圆梦时刻了,激动吗?意料之外地挺平静。或许是因为走到它面前这件事已经有了数年的铺垫,建立了足够的预期,也或许是因为在种子成树的过程里,我看到了《良宵引》的恬静月夜、听到了《阳关三叠》的折柳三叹、感受到了《醉渔唱晚》的洒脱随性;我惊叹于《梅花三弄》中三段同旋律泛音在不同徽位和演奏技法下呈现出梅花的不同姿态,也被《流水》里七十二滚拂所展露的大至江流奔涌、微至气泡升腾的精妙所折服——这些见于细节的情绪与意境,如无人指点和亲自上手练习,很难有深刻体会。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诸如此类的收获早已远超目标本身,以至于在触碰到它时,倒感觉平平无奇了。当然内心也仍然有些小小的骄傲:被《广陵散》吸引的人很多,但因为喜欢它而开始学琴,并坚持到学这首曲子的人一定很少。

       不过此时的我虽摸到了《广陵散》,但不少基础指法还远称不上合格,能当众演奏自信不出错的曲子也几乎没有,我没有以最好的状态去见它。不过没关系,终点也是开端,用余生的时间来练习也没什么不可以~

       最后真诚致谢我的老师,不仅是琴技与乐理上一针见血的严谨教导,还有通过具象化的方式来完成对曲意独到理解的表达,是我在学琴过程中能有如此丰厚的收获的直接原因,而这些收获也让我有了足够的勇气,怀着对古琴的热爱,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Eternal Star Lights

翻了一翻,上一次提及acg的日志,竟然都要追溯到1年底的古剑三了。果然变成了了一个咸鱼又无聊的中年人啊。

周五晚上看到小王子发微博提到了美少女梦工场3,突然就回想起4年级时第一次玩pm3的场景,心血来潮,立马打开电脑发现steam里都已经装好了(2020年时竟然购买下载过)。玩了一轮,才1一个半小时,养出个吟游诗人,嗐。。

小红书上随便一搜美少女梦工厂的关键词,顺便带出了美少女战士的各种内容。突然就想再回味下,于是我的整个周末基本就被美少女战士的变身和slogan塞满了。

关于美战的回忆,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学一年级时,那会刚开始从录像带转向vcd,爸爸带我去家附近新开的一个电子城,在一架子写实画风的vcd盒子中,我挑出了蓝色动漫封面的美少女战士。那会儿哪知道什么日本动漫,纯粹就是被好看妹妹吸引到了。这一套vcd一共5片碟,印象里很精致,盘面上都印着变身后摆着酷酷pose的小兔。1碟里有2集,也就是总共包含了第一部的前10集。 这10集我在小时候应该是反复看了不少次,以至于这一次再看时,情节都好熟悉,出场的可怕妖怪们在小时候带来的恐怖的感受,竟然都还能记起一些。

再后来,就是到了初三,跟随了解动漫的朋友,带着入坑了犬夜叉,补完了柯南,终于了解了日本动漫,知道了美少女战士原来有这么多部,在emule上把能找到的资源都拖下来,也总算补完了美战的动漫。但那一次补完,到现在只能记得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土萌萤hotaru了,一部分源于人设“沉默却又可靠”,另一部分源于名字里有个萤字,和当时自己在用的网名同音。还记得高一住校时,在宿舍墙上写过Hotaru。2010年左右时热衷出cos,还花了蛮多的钱,定制过一套土星的水手服,质量确实吊打一两百元的便宜货。可惜最终也只拍了个试装,一转眼都变成老阿姨了。我尝试寻找一些当时自己写的日志,是否有提过美战,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感觉还蛮神奇的,按自己的性格应该是会记录的,不过当年也有很多记录丢失了)。

这次重温美战,又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可能随着自己年岁渐长,关注的点、喜好的东西也发生了蛮大的变化吧。比如在第一部里,才注意到op的开头黑暗的世界,其实是没开灯的城市(之前一直以为是黑暗王国来着)、小兔最开始偶遇两三次阿卫是不是暗线(猜测是阿卫也注意到了妖魔,所以他们才会碰见,当然后面证明不是,因为阿卫每次都是小兔出现危险才赶过去..)。第一部看完,出乎意料地被感动的地方是第6集有关作曲家的故事。小兔变成美少女战士后,拯救了不顾自己安危也要保护喜欢的女孩子的作曲家,战斗结束后,故事并没有正面描写作曲家感谢小兔,反而是小兔和奈留一起在家里听着作曲家的新作品,给了小兔手里新专辑的一个封面特写,是月下的水兵月剪影。感觉这样的侧描,大概真的是心思细腻的女性作家才能给出的吧,很温暖。

当然,也有一些还是和原来的感受一样吧,这次主要补了第1部和第5部,看完还是对阿卫这个角色无感,他和兔子的感情,也没有太戳动无论是我的少女心还是阿姨心。反倒是星野光——本次促使我来写下这边日志的水手战士。

周六补完第1部后,想起之前在小红书上海看到了星光战士们的变身视频,稍微点进去看了下,那个变身bgm真是久违的熟悉。于是我在周日凌晨在B站搜了星野光这个名字,看到了一个他和小兔的视频cut。长达1个半小时,想要快进或者跳过略看,结果最后到2点都还没有入睡,还看得满眼是泪T T

猜想当年自己看这一部的时候,恐怕只会觉得虽然好看,但有点别扭。毕竟星光战士们的设定是常人为男性,变身为战士后是女性。但现在,作为已经饱经风霜的老阿姨,对这种设定完全可以接受,甚至很充分地感受到了星野的魅力以及他和小兔的互动,真是更加令人心动。毫无压力地相处、真诚地喜欢、令人安心的守护,兔子又怎么能不心动。看视频时,评论弹幕都说,如果不是前世情缘、命中注定,小兔和星野明显是更合适的,于是我甚至开始觉得小兔其实也很喜欢星野,如果不是已经和阿卫确认了关系,他们真的可能就在一起了。但真的开始补番时,看到雨天露台,兔子看到玫瑰时的怔忪,继而崩溃跪倒在地,哭着说“ 听不到他的声音、收不到他的消息,我都可以一个人扛下来,但唯独看到玫瑰,还是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 ”,突然强烈地感受到,无论我再怎么不嗑这对CP,阿卫仍然是小兔心中的无可替代。星野连问2次“我难道不可以吗”时的心情,大概不包含任何希望吧。结尾星光战士们准备返回自己的星球。星野对兔子说,我会一直记得你,兔子说“嗯!我们永远都是朋友”,众人一副“你还真是迟钝呀”的表情。其实兔子或许在其他方面大大咧咧,但对星野的情感,她又怎么可能不懂,她大概是记得阿丽的话“你没有其他选择,你想不清楚,对星野并不好”,不给星野任何希望,就是她对星野最好的告别。

竟然罗里吧嗦地说了这么多细节的东西,但不得不承认,接近20年过去再看这个番,最触动我的就是这些细腻的情感。打怪好看吗?不好看,每个战士从头到尾招式就那么几个,小兔的大招前摇还长得要命。变身好看吗?好看,但每集都花个三四分钟重复看着同样的变身片段,人都麻了。爱与正义感人吗,也就一般般吧,类似主题太多了,沧桑的心难以被千篇一律的主旨套路。

最后再记一个很喜欢的场景吧:星野在演唱会开场时,目光搜寻小兔,找到她之后,安定下心,开始唱search for your love,告诉着小兔关于他的故事,满目星光却也悲伤。

附上loger翻唱的版本,感觉真的是非常到位了(感觉胜过原唱)!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W411g7uU

最后的最后,长大来看美战,人设都好棒啊,遥的铁T气质、和满的“成年人的爱情”实在是太好嗑了呜呜。

1 3 4 5 6 7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