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快门

春风十里

 

夙愿之一就是应一应“烟花三月下扬州”以及对于“广陵”的执念。两年以前和师姐就想去,但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远。。两年以后距离没变,但还是去了,其实原因是人越来越皮越活跃洒脱了吧。。

4月18日就是扬州旅游节,我们提前了一个星期,花期也没差多少,所以该看到的基本都看到了。

地方去得不多,只有个园和瘦西湖。去了以后的感受就是:原来自己真的是花痴……

各处园子都是姹紫嫣红,颜色很多。由于缺乏基本常识以及同种类的花又有各式品种,所以完全不会辨认了。。唯一确定的就只有在树干上被挂了块牌子的海棠。。

 

两天下来对扬州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随性的城市。姑且可以算作是旅游城市,却完全无架子。大家都照样过着自己的日子,不会因为扬州是一个旅游城市就做什么改变。如出租车司机说的,扬州人民太安逸,所以治安很好,不用担心被宰。另外扬州人品取名字也很随性。。很多城市都有育才小学育才中学,扬州也有。但扬州除了小学,还有育才宾馆,育才足浴,还有一家童车店叫硕士……于是和师姐感慨扬州人民的想法好猎奇哦……扬州人民还有良好的生活作息,想要感受皮包水(喝早茶),那都要赶早,如果想去老字号,那就得赶着七点以前就到,否则都没位置。我和师姐两天都没早起成功,是以错过了观摩扬州城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除了早晨,感觉扬州一直很少人,很少车,并且到了晚上六七点以后,就连市中心都已经不那么热闹了;东关街上到了那个时候大部分店面也都已经打烊。

关于住宿,第一晚住的地方是长乐客栈,就在东关街上。和师姐奢侈腐败一把,这里房费不便宜,不过也的确值得。若是宽裕,去杭州的孩儿们都去那体验一把吧。客栈已经可以直接当一个景点来逛了。推开窗就能看到小天井。花花草草自不必说,池塘里还有黑天鹅和鸳鸯什么的。第二晚则是个园附近的青旅,蛮有小情调,还可以帮忙寄明信片。

 

 

扬州还有各种以前小时候经常看到的民艺~竹篾编的各种小东西。其实并不方便携带,不过总觉得虽然很渺小,但是也要为支持民间艺术出一份力!(握拳!)

 

吹糖人,这个在小时候也没有见过。可以吃,不过也舍不得。同样不方便携带,但我和师姐还是买了。

 

以下是瘦西湖某个园子里的水缸。对于往容器里扔硬币以许美好愿望我表示能理解,小的时候放假在家无聊,心想没有现成的,那我自己造一个呗,于是在一个盆里放一个玻璃杯,接满水,自己站在一两米开外扔硬币这样无厘头的事情也做过。 但是对于投纸币的群众,我与师姐表示人类果然是无下限的物种啊。

 

其实对于我和师姐两个吃货,最重要的自然都不是上面这些。

关于扬州的各种小吃,放到下一篇更新吧。

另外还有南京五月天演唱会,其实这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必写一篇日志记录之。

最近course work开始赶工,更新一篇日志竟然花了两个小时,相当耗费心神。总之……尽力吧,一定不能拖到感觉没有了的时候才写。

枫泾古镇

这大概是最勤劳的一次,距离回来也不过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开始整理照片,因为实在是太明白若现在不动,说不定就会在一年之后才会想起写游记?

是两天一夜的旅行,目的地是上海金山区的枫泾古镇,7人同行。

缘由是在剑网三里我们所在的服务器名称就叫枫泾古镇。一开始以为不过是虚拟的名字,但在去年六月去上海考GRE的高速公路上,竟然看到了枫泾出口的名字,才知原来这也是上海著名的古镇之一。说是著名,枫泾又显然不如西塘或者朱家角那么名声在外,基础设施建设必然落后,不过相对的,商业化的气息也就没有那么浓,大部分还是保持了很淳朴的感觉。有景点要收费,不过我们一个都没去…… 相对的 景区和生活区的划分也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就觉得枫泾其实还蛮大的。

如果曾经去过其他的江南古镇,那么在这里选择逗留1~2天倒也足够了。虽说江南多古镇,但也多是大同小异。以“古”形容,确是因为它们历史悠长,可以追溯至唐宋,但现在能看到的历史也不会超过一百年上下甚至更短。

 

 

沿街的店铺多以当地特产食物,古玩收藏,和各种杂货为主。第三种其实觉得全国基本都一样…… 曾经去过的大理,丽江,或者杭州的吴山广场,乌镇以及西塘,都有大量这样的杂货店存在。 有卖各种小玩意,比如木质的宝剑,枪戟,中国结挂饰,民族风披肩之类的,看过就过了。

关于古玩和收藏,其实也是在各种古镇中都能见到。外行人表示虽然有兴趣,但是看不懂…… 只是觉得店面很有感觉……同行的找找同学想要寄明信片,却发现走了一大圈,整个古镇都没有看到卖明信片的(所以要去枫泾并且想在那里邮寄明信片的文艺少男少女们请自备明信片……),看到一家收藏各种钱币,邮品的店,曾进去问过,店主拿出一套古旧的明信片说有啊,看还是民国的哟……于是找找同学默默遁走了。。

 

关于当地特产,枫泾有四宝之说,经饭店老板娘指点,正宗的枫泾四宝是:丁蹄,香干,黄酒,状元糕。

丁蹄是一道凉菜,味道其实像酱牛肉……我们一度认为是老板娘忽悠我们来着。

香干黑黑的,吃起来不错,不过也没有特别的印象。

黄酒略……

状元糕据说是脆脆的,我们第一天买成了芡实糕(照片最左边那些五颜六色的长条条包装),其实味道也不赖,但是也不算当地特产,在江浙一带其实也算常见。状元糕是照片右下角的样子。目前买了还没吃……

 

但其实最让我们有满足感的都并非以上提到的。

首先是海棠饼。表面一层焦糖,内里是红豆沙馅,软软糯糯,热乎乎的时候最好吃,一块五一个还实惠= = 在到枫泾的第一天中午,大家随便找了一家临街的家常菜馆,结果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加之天气寒冷,都不太开心。直到海棠饼拯救了我们……

 

第二天中午吃的是阿六烧卖。当地人介绍的,必尝。一笼十个,老板娘告诉我们之前来的四男两女点了8笼,于是我们7个姑娘也非常豪迈地点了8笼外加4碗荠菜馄饨。烧卖必须推,皮薄肉足,里面还有汤汁,是有那么一点像小笼包。荠菜馄饨也不错,至少解了烧卖的腻。之后店里还有来客人,我们就成了老板娘的新广告:那边7个姑娘都点了8笼烧卖哦!= = 另有当地特制的甜酱,不过没有尝到,是个遗憾。

 

接下来是龙须糖,里面带馅儿。老板说吃的方法是先一整个含在嘴里过一会再慢慢嚼。入口是甜甜的藕粉的味道,没有特别腻。大家最惊异的是糖居然能被拉到那么细如发丝……

 

还有一样特色小吃叫拉丝,枫泾有各种各样的拉丝。拉丝其实就是癞蛤蟆在江浙方言里的发音。不过比较适合在夏天吃。据说把癞蛤蟆剖开,内脏什么的都掏出来,用蛤蟆皮熬汤喝,可以避免夏天长痱子。

 

最后比较猎奇的是一户当地人家的门头……“招财进宝”都是用某种昆虫拼出来的= =

 

总结是,其实古镇好不好玩,就是看吃得开不开心啦。

 

年末总结

又到年末,前几天还在A的博客上留言说自己应该会在2011年再更新一篇的,今年的研究所实在是疏于打理,以前好歹是周更,现在已经成了时不时月更一下,该检讨。。

年末总结的话,以前用图说话,挺方便,每个月总有一个主题。但自从去年换了个不方便拍照的手机,照片就越来越少了。甚至不能保证能找出12个月对应主题的一张照片来,所以作罢了。

我打算给一些朋友寄明信片,于是拿出本子找地址。这本子里有各种琐碎的记录,比如喜欢的小诗词,朋友的地址电话,还有08年开始几乎每次出行都会有的记录。每到一地,总会多出一心想要留点什么作为纪念,比如花花草草什么的捡来夹在本子里。当翻到2010年三月底那次杭州出行那一页时,瞬间感慨了……

关于那一次杭州的出行,曾在研究所旧址里面提到过,内容也导入到了这里,但是不包括图片。旧址查看可以点这里:http://tauquest.blog125.fc2blog.net/blog-entry-14.html

其中,有一张照片……

嗯……没错它与第一张照片里的是同一朵……是不是要感慨个年华易逝之类的,比较应景……

 

下图也有关杭州,是09年清明与钙子出行的那次。上面的是西湖边的桃花瓣,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出粉色了,下面是飞来峰的落叶,品相还不错的样子。

 

其实除了三四月份的杭州,夏末的杭州也有见过,就在今年,不过遗憾的是没有捡什么留作纪念,但是终于看到了荷花,呃……其实还是荷叶比较多。

 

都快成杭州特辑了么……好吧来点帝都货。2010年6月去了北京,同学聚会一场,之后去对外经贸的校园里溜达了一圈,他们说这是合欢,印象里是粉粉的,很少女,结果干枯以后就成了这样。

 

最后是家乡货。09年回母校时拾到的银杏。果然最后还是银杏,越老越有味。

 

年末总结。要说起2011年,印象并不如2010年好。如果说2010是收放自如的一年,那么2011就是主线明了,枝干浑浑噩噩的一年。回想起来其实是有挺多有意义的事,但不仔细想,就觉得其实过得很吊儿郎当。虽然从父母和朋友那里听到的,都是“你很棒”的话。如果明年有了好结果,那么这一年吊儿郎当,姑且可以看做不枉青春浪掷一回(何止一回……),如果明年不如意,那也只能说是自食苦果。这一年,难过的日子有朋友的陪伴,何其幸。关于明年有什么愿望,嗯……最大的自然是申研能成功。其他的,和两年前也一样,还是糖糖和秦央说的那句话,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知道怎样能得到它。

新年快乐:)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