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唠嗑

beauty and the beast 为信仰充值

昨天和jackie去看了emma和大表哥版的《美女与野兽》。

不枉13年在豆瓣上放出信息我就一直记着等待着,高还原度(豆瓣上还有人吐槽说无非就是照搬原著,但是我觉得就是这样就够了啊,根本不需要玩新花样啊),虽然多年没有看动画,但是关键的场景桥段都记得,都会期待着真人版会是以怎样的方式演绎,综合起来真的非常高于预期,熟悉曲子一起来,眼泪就就忍不住掉啊掉T__________T。

歌曲部分做到了90%的还原,演员们唱得都很棒。动画版的belle音色更清亮,emma的声音更婉转,伦敦腔一本满足,不愿意去做哪个更好的对比,觉得就是各有特色且都很好听。某些部分的表现emma很好地还原,某些部分有些自我发挥也很棒,比如《belle reprise》里his little wife后面那句恶心呕吐声简直逗哈哈哈。电影原创的歌曲里,《how does a moment last forever》在云音乐里也被评价为是emma演绎得最好的一首;以及大表哥的《evenmore》,那一句wasting in my lonely tower太好听!

《美女与野兽》应该是我对迪士尼最有执念的一部动画,远超其他任何一部。与自己很喜欢的一部作品《傲慢与偏见》有一些相似之处:女主都是爱看书、不受当时世俗观点影响的姑娘,在其他人眼里大概都是weirdo,以及最后的Mr.right也都有些古怪的点(但依旧改变不了钻石王老五身份╮(╯▽╰)╭)。虽然总是以相互厌恶为故事开端,但最后以收获一段势均力敌的感情收尾。when I was a little girl,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女孩子以及这样的爱情故事呀!这个影响力持续至今,无论现实怎么样,我也还是觉得这是心目中最理想的爱情的样子❤ 有关《美女与野兽》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是还买过它的动画原声磁带,受委屈的时候会去听《Belle》就觉得有了无限勇气;也曾经眯眼躺在车后座,车里播放着茶壶妈妈唱的主题曲,觉得很安宁;在小学毕业假期里,研究怎么做网页,也曾经选了《美女与野兽》作为主题页面,虽然最后也没成功上线……

到了大三的时候,印象里是在夏河的校内空间听到了手嶌葵版本的《Beauty and the Beast》,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不会让人联想到童话里的美好,就是非常纯粹的安宁,印象里,也还在博客里提到一次呢。但听多了再切到动画里的版本,还是觉动画里的版本让人幸福感更强=w=

最后是一些关于童话本身,也是昨天看豆瓣影评才了解到。童话的原型是来自16世纪欧洲无人不知的人兽恋-_-,当然也不是真的兽,只是多毛性硬化患者表面的毛多得异于常人。但是当时的人不知道,都当是异类,他被当做礼物进贡给了法国国王,国王当做奇珍异宝并且认真教养,贵族养成模式开启..最后国王不幸逝世,皇后好奇心起,就让兽人与一名宫女成婚了,然后他们生下了7个娃,其中4个有多毛症,他们也同样被当做礼物送给了其他贵族或皇室……

另外是关于名字为什么beast有the而beauty没有,原因是其实在法国童话里女主的名字本身就是beauty,直到91年动画里才变为belle,但作品名字还是沿用了童话的,所以beauty有些一语双关的味道。

最后吐槽,小裙子里其实有很多美女与野兽的衍生,但都没觉得很好看,想为信仰充值都充不了……蓝瘦_(:з」∠)_

HOROYOI~~

时隔7年终于给blog换了个名字,原来的桃江研究所(taujer quest)其实是因为当时有一个动漫资源博客叫的研究所,感觉研究所这个名字很酷,博客算是自己探索研究这个世界的一个沉淀记录所以就用了研究所,桃江嘛……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想出这个幺蛾子的(摊手),总之还想后面再加一个字当自己的网名,但最后夭折就是了←_←英文quest也是追寻探索的意思,类似研究所的意译吧~7年之后才来解释感觉怪怪哒。

在周末明确博客定位后,觉得研究所这个名字太过正经,每次写日志都有压力,总觉得要正正经经少点流水账口水话,但我觉得将来自己一定怀念这些东西的哈哈哈。最近网易云音乐新推的一个歌姬辻詩音,有一首歌叫ほろよい,文艺范儿翻译作微醺,萌萌哒翻译作有点醉醉哒,最近两周基本都在单曲循环,歌词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很贴近自己的感受呢~所以就直接用来当做博客名称啦。

颜色当然不能再是沉沉的黑色,必须是少女味的西瓜红~,主题还是原来的那个,只不过换了颜色。不过貌似还有很多地方不协调,试着改了下CSS貌似也不生效。而且在IE下看,字体大小简直恶心透了!……打算这几天恶补一下CSS的基础,在这个模板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就算完成这次博客的改版啦。

其实也有考虑换博客,在F那里看到了farbox,觉得很不错,尤其是editor的夜间界面,下载完毕新手指引时提示“善用快捷键,比如CTRL+8有惊喜”,按下之后切到夜间模式,真是觉得十分惊喜! 一直以来就是在找寻这样一个写文字的界面呀!相比之下WORDPRESS简直是太臃肿了!虽然前端展现已经比较简单,但不知道为啥,还是觉得它笨笨重重的……不过迁移博客成本在目前来看还是略高,所以还是先在WORDPRESS上把新主题搞定,后面研究得有进展了再考虑换~

迟来的总结

16年的总结拖到17年3月才来写也真是没sei..

在写之前特地温习了15年的总结,看看前年年末的自己对去年的自己有着怎样的期待。

当时说的是

绕来绕去,其实又回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来。

这真是难以回答的问题,希望到2016年年终总结时,不期望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能有个不错的进展吧。

16年做了蛮多的尝试,思想有一些混混沌沌的转变。

在年初的时候尝试用网上说的方法,找一个时间逼自己一直不停地写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开心的事,据说是写到最后能哭出来那种,然后就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最终的结果呢,其实我也不记得啦,看来对我不是很适用。

到了四月的时候开始看很多书,是关于自由职业/远程办公一类。那时候就想着,一定要离职,积蓄虽然不多,但是足够自己脱产一年,所以为什么不用这一年去尝试呢?不过这也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常年上班固定收入带来的安全感是吸引力巨大的漩涡,能仔细想清楚并脱离的人都值得尊敬。另一方面的犹疑也是来自于对自己核心技能的不自信,甚至也成了这一年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如果离开大厂,是否还有能力让 自己能有相当的收入?最终选取的方案是尝试在一家提倡远程的公司做兼职,时间不长,但也充分感受到与大厂的不同。一是老板不懂产品,自主权很大,与大厂事事讲究汇报同步完全不同,以此带来工作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要考虑离开,这一点是一定需要注意的;二是关于项目团队产品开发是否真的适合远程,因为没有体验到完整的项目从立项到上线,这一点暂时没有特别深的感触,不过的确是在沟通上成本会比坐班要高,因此我想远程团队对专业素质的要求的确要更高,因为只有彼此都专业的情况下,才能有更加集中高效的沟通时间带来时间利用率的提升,我尚且未达到这样的水平;三是小公司的流程人事不完善,会在一些非工作的事情上有扯皮,这些都是大厂都不用考虑的。目前已经没有继续了,毕竟本职工作的压力已经很大,无法保证兼职的质量。

关于本职的工作,先说结果:3月底会去新的团队,运营向,对自己来说是蛮大的转变。

对于现在的团队,大概是一开始就知道团队风格和自己不够match的,但竟然是硬生生待了两年。被各种老大各种鸡汤洗脑,觉得面临困难就要战胜它不能逃避,所以每当生出想走的心的时候,就会问多自己一句,这算不算逃避?年底的时候缓过神来,想想如果今年还继续这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一定是会厌恶自己的。非常清楚这个团队希望要什么样的人,但自己就是抵触变成这样的人。关于来这个团队的初衷,是接触和熟悉社交相关的产品思路,现在算是入了门,在某个产品上深入思考后再去听老大的观点,也不再觉得“哇好叼!”,反而开始感觉到里面的漏洞百出以及人生三观的不合(没错有时候从某些产品观点上就能看出三观不合…),那么不能说100%学到精髓,七八十分可能差不多了,再为剩下的二三十分进步而留下反而已经成了一件性价比极低的事。

新的岗位运营向,其实会对自己的职级晋升有一定影响,不过更在意的是技能拓展。专一的产品策划很难完全hold住一个完整的产品,因为在框架形态确定后,运营的重要性也极高。或许我还在隐隐期待着自己有一天能真的完整规划实现自己的想法吧,有了运营技能点,对产品的整体理解加成应该比继续深挖策划技能点更多。

新的一年,希望在工作输出上有更多沉淀,会在另外的地方单独开个博客定期输出工作相关的思考。

另外再说一说生活上,16年真是小裙子爆发的一年,虽然14年入坑,但一直都很少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去年4月剪了刘海哈哈哈哈,小裙子和刘海的相性不要太好哇。今年大概热情会衰退,不过也会持续保持关注以及耻度up=w=这真是满足自己少女心的好办法~

许一个愿望,今年能重新捡起古琴、剑道和英语。都是荒废好久的技能了sad….

以及最后,这两周会对博客改版,甚至主页?定位终于明确起来,就是不会给同事看到的个人生活各种碎碎念的地方哼唧!以后也会以更坦诚的态度在这里写字~

1 9 10 11 12 13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