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讨厌屈服?
初一不出门,天朗气清,亦无闲事挂心,拣本书来看。
《看见》是加入心愿单至少两三年的书,却一直没看,还是有些害怕期望过高而导致太失望,生怕体制内的人也只不过是翻着花样讲陈词。
目前的进度是一半不到,却让我觉得即使就此打住也已经触动良多。倒不会说相见恨晚,如果再早一些看到,或许不会有强烈到想要写下这篇日志的欲望。
「我只是讨厌屈服」一章的例举数个公民维权上诉事件,触动最深的一句话,是全国牙防组被诉事件中提起诉讼的律师的一句话,事件在全国掀起报道热潮,牙防组被撤销,律师感到非常意外,“不在预期当中。”
“为什么?”
“因为老百姓在向强力机构发出疑问的时候,已经习惯了没有回应。”
年前最后一个项目在放假前一个星期上线进行灰度测试,我负责跟进各渠道的用户反馈。在意见后台看到一个用户留言,说自己在PC上的游戏数据与在手机上的游戏数据根本不一样,没法玩。这个问题在项目自测期间我就曾遇到过,当时就提给了开发伊万同学,并且是确认解决了,所以看到有用户遇到同样的问题感到很奇怪。我把用户的QQ号发给了伊万,伊万表示会去联系用户确认问题。
用户很快就通过了好友验证。由于需要重现问题并获取日志,伊万请求远程协助对方电脑,对方态度非常坚决就是不答应。无法,伊万把我拉进讨论组,继续说服工作。但任我怎么撒娇卖萌求勾搭求交往,用户也依旧不同意。最后我们妥协,放弃远程协助,一步一步打字告诉用户怎样获取日志并发送过来。折腾了一个上午,伊万终于如愿以偿获取到了日志,我自掏腰包充了10Q币给用户以示谢意。收到Q币后用户小窗我一条消息:谢谢你……原来你们真的不是骗人的,以前也给腾讯发过很多意见反馈,但是从来没有过回应,今天还是第一次。
心有唏嘘,但未及深想。直至今日看到这一句“因为老百姓在向强力机构发出疑问的时候,已经习惯了没有回应”。
唏嘘的是什么,用户竟只对我们及时的回应(甚至都没有完美解决问题)就感到惊讶,这原本是作为产品提供方最基本的服务之一。为何大多数情况没有及时回应?因为我们的用户盘子太大,不在乎这些用户的不满,而且又有多少人会真的因为我们的不回应就放弃使用产品呢?起家于十几年前的QQ现在几乎触达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不屈服的成本太高,带来的收获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所以许多用户即使不满,也会选择屈服。
再回到自己,生活中更多扮演的也是习惯了没有回应因此不再作为的角色。这些年愈加偏向独善其身,在生活且过的情况下,不愿意花多一点精力与时间在看起来毫无赢面的事情上。却未意识到这就是恶性循环。“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所有曾经“与我何干”的事情总有一天也都会轮到自己头上。
这条路很长,没有回应以及付出远远大于收获应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常态。此刻尚无法让自己信誓旦旦立志成为维权美少女,但已经开始反省,是不是可以活得再血性一些?
“不愿意花多一点精力与时间在看起来毫无赢面的事情上”看到这句话真是深有感触,想想自己也是如此,很多事情已经不在乎对错,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觉得赢不了就完全不想浪费时间了,应该试着慢慢去改变吧。
戦え!少女!
[回复]
子宵 回复:
3月 25th, 2015 at 20:05
嘿嘿 小凡也在战斗的道路上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