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爱

{儿童文学}

下午路过报刊亭,兴起买了8月号的《儿童文学》。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一册十万余字的网络小说已经卖到二十出头,《儿童文学》每册160页,粗略估下字数已然不下十万,在近10年里却只涨了一块钱。

这是与我父母同岁的杂志,大约在小学四年级时,被班主任推荐开始订阅,一直到初三总共六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封底那一句“本刊适合9~99岁公民阅读”。当年在互动栏目中看到过许多提问都是关于刊物读者群体定位的问题,回答大约是读者群体虽然更加偏向于青少年,但对于不同年龄层的读者仍可读。那个时候每当看到这样的问题,总会很自以为很坚定地想,无论我长到多少岁,一定也会坚持订阅的。就像小学时每天下午六点零八分守着央视一台看大风车,也曾笃定地觉得,上了初中又怎么样,我一定还会照样看。

结果是初一时,就已经鲜少看各种少儿类的节目了。客观原因有,学校六点才放学,下班高峰,回到家时通常已经六点半或者更晚,每次都只能看到节目的尾声或者连尾声都看不到,于是渐渐习惯生活里不再有它们的出现。
《儿童文学》的订阅,好歹坚持到了初三,但是在最后两年里,只会在拿到杂志的头几天翻一翻感兴趣的文章,之后就随手丢在角落里了,不像之前,都是全本阅读,甚至不放过页脚和读编往来的部分。但时至今日,它给我的印象依旧是一本纯粹干净的杂志,从未受到千禧年初开始盛行的萌芽风的影响,文风朴实干净得如同八十年代的祖国花朵。印象最深的文章,是一篇刊登于03年2月号(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纪实文学,韩青辰的《水自无言》。是一个哑巴男孩的故事,具体的情节在印象中早已模糊,只记得当时看完之后哭得很厉害。我突然就爱极了“水自无言”这四个字,并还曾用过它作为03年3月个人主页的名字。

在零三年初时,或许是因为曾经填过回执,曾经收到过杂志社寄来的贺年卡,这同样是我对《儿童文学》心存好感的重要原因。C4牛皮纸信封,上面是钢笔写的地址与收件人姓名,字迹整洁有力,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的名字可以写得那么好看。更多的,是被编者对待读者的真心所打动。

这一本真诚对待文字的杂志,只是越长大,面对的诱惑就越多,再难以静心去读。

我突然就爱极了“水自无言”这四个字,于是还曾用过它作为03年3月个人主页的名字。

{漫友/新蕾 · Story 100}

无论之后有多么鄙视这些矫情的伤痛文学,也不会试图去否认当年我曾经有多么喜欢那些少年少女们的故事。这是源于初二4月某个放学后,挚友阿鱼的推荐,一买就是三年有余。起始,我相当排斥《STORY100》的封面设计,向来是不喜欢那样的画风的,我以为以这样的画做封面的杂志,内容再也低俗不过。那个时候我以为我足够正直,所以更加信奉诸如《儿童文学》、《读者》等此类杂志,觉着它们的内容才具有可读性。殊不知是个误会,正直和少女情怀从来不犯冲。如果一个姑娘没有少女情怀,大概是遗憾的。那些故事里的姑娘们,或骄纵清高,或温婉活泼,总是不缺一个或冰山或阳光的男主,陪她们一起纠结走过那些个青葱时代。她们喜欢以苏或者林作为姓氏,名的开头也总是用“小”字。例如林小陌,苏小白。暗恋与错过,误会与隐忍,是不变的主题。

落落的长篇《如果声音不记得》是追着连载看完的,它大约是成了我的少女心启蒙。吉泽和新堂,时隔六年,还可以清晰记得他们相处时温暖的小细节,以及最后结局措不及防的分离。还有看番外《忙音》时,不知抽了多少张纸,擦掉多少眼泪和鼻涕。因为这一篇小说,我开始关注落落和画手shel,却觉得之后的作品在我心中的地位再也难及《声音》。

短篇印象最深的,是刊于03年12月号的《天净沙·秋思》,关于杀手的故事,是萌芽风前期十分盛行的一种题材。文笔与校园题材的作品相较,不是小女儿般得做作忸怩,而是以偏冷的叙述口吻,像是毫无感情地阐述事件,却同样可以轻易将你代入情绪。我因了这篇文章,钟爱马致远的这一阙元曲至今。在08年时,曾在晋江偶然翻到蓝莲花的一篇《千帐灯》,同样是关于杀手的长篇,这样的文风与之后更加浮华的文学相比,多了一份干净和纯澈,读罢总是会莫名生出一种怀念。

我还记得曾经和阿鱼说过,许多看完的杂志我都不知道扔哪了。她答,STORY100我倒都有收着,你不觉得将它们整齐得码在书架上,那些彩色的书脊连在一起很漂亮吗?因为这一句话,我开始用心收藏每一期的STORY100,也期待着某一天我的书架上也能有这么一排漂亮的书脊。

高三后,我依着习惯,依旧会购买每期《story100》,但是与《儿童文学》一样,逐渐只翻自己敢兴趣的部分,且这样的部分越来越少。看太多,看出了套路,便觉索然无味。少女心被雪藏起来,终于不再购买了。

因为这一句话,我开始用心收藏每一期的STORY100,也期待着某一天我的书架上也能有这么一排漂亮的书脊。


大学之后,曾再次兴起买过一期《story100》,大约是出于无聊。封面的画,早也不再是翁子扬的。随手翻一翻,里面的作者与画手名字都已经很陌生,栏目设置也变更了许多。并且,它已经改成了B5开骑马钉装订的软皮本,再也没有那些五颜六色的书脊了。

想要怀念,都不知从何而起。

共有 9 条评论

  1. 哟。你还有继续更BO。话说我小时候看的大约是91~94年订的娃娃画报和看图说话。今天翻来我还是看的津津有味。而且都没有缺页少页。说明我从小很爱惜书本的\(^o^)/
    关于漫友story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跟漫画100附赠的创号刊。此外真的对这本杂志很无语。但是断断续续买了好多。而到了后期。买它也只是习惯。买了可能放了几月还没拆封。

    [回复]

    子宵 回复:

    嗯关于创刊号我也有印象……还记得是和一个朋友某个周六貌似是补课完去报刊亭买的~
    到后面我也这样了~ 发现感兴趣的故事越来越少了……到最后发展成就看一下最后几页的心理测试和星座运程…………╮(╯▽╰)╭

    [回复]

  2. 额,当年买了好几年的漫友,结果因为家人会拿到厕所翻阅,所以基本泡水了
    然后哈日尊尼和VR期间又买了几年轻音乐,现在就是束之高阁
    读大学期间一直坚持买奇幻世界,书架上有一大栏都是黑漆漆的书脊= =+
    自从开始乱工作的事情就没有买任何杂志了……也许闲下来+又闲钱的我又会继续买杂志吧!
    收集杂志是种不错的爱好,灭哈哈哈哈哈
    落落的那篇文我也很爱啊,还去收了单行本捏!嘿嘿

    [回复]

    子宵 回复:

    泡水……………………= =
    我大学都很少有固定买的杂志了 更多的是三联 生活 凤凰 财经之类的……看到感兴趣的主题就买……通常也很难一本全部看完了……

    你说那个单行本 是不是《那些生命中温暖而美好的事》? 我也有买~ 貌似之后还重新设计再版了 但我觉得没有初版好看。

    [回复]

  3. 对水自无言那一版印象最深了貌似我们一起商量过 至于story100我也有一摞

    [回复]

    子宵 回复:

    其实当时还想写,从漫友STORY100变成新蕾STORY100那一期貌似是六月的,是我俩一起买的,在小西门到百汇那条路上的一个小报刊亭 :)不知道为啥就一直记着了。

    [回复]

  4. 越长大,面对的诱惑就越多,再难以静心去读——说得很对。越长大,面对的诱惑越多,再难以精心去表达。

    [回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