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终总结

最后2个半小时,再不写就来不及了QAQ 拖延症一年比一年严重的样子。。

如果给自己的一年打分,满分是10的话,给14年的自己打8分,给15年的自己打6分。

工作是时间占比最大的,所以还是先说工作。

在14年终总结时,提到“对没想明白的也正在有方向地努力着”这一点,也是工作的困扰。当时想着要不断地尝试,在1月与like的杭州之行中,给了自己明确的答案,就是工作转岗。于是在4月的时候从游戏平台产品转到了社交平台产品。在最开始的半年里总体压力是大于原来的,但成长速度并不令自己满意。熟悉新的业务必然会接触更多相关领域的信息,身边的同事能力也都很强,但自己思考上的成长却不如14年那样明显了。在10月底时换了业务,与商业化相关,节奏非常快,到现在2个月,几乎没有度过完整的周末。换业务的初衷,是害怕当前较为轻松的状态和手上跟进的事情不多导致时间浪费,没有成长。但换了之后,又开始思考,巨大的工作强度导致身体状况下降、闲暇时间缩短是不是值得,现在学到的东西对于将来是否有用。绕来绕去,其实又回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来。

这真是难以回答的问题,希望到2016年年终总结时,不期望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能有个不错的进展吧。

再来说说古琴,大概是15年春节时学完了《梅花三弄》,没有再继续和温老师学琴。至此开始荒废,一直到7月,重新拜到芮老师门下,从头开始,指法纠起,再一次学了《秋风辞》、《凤求凰》等以前学过的曲子,也新学了《映山红》、《小草》、《良宵引》和上周开始预习《神人畅》。在学之前就很喜欢《良宵引》,学的时候老师也会讲述哪一节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当心中有意时,气息和畅,弹出来的曲子自然就感觉对了。于是自己在家练习时,也尝试着进入到情景中,再开始弹奏,感觉果然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感觉很难描述,但觉得算是学习古琴一个小的阶段性进步吧。前几日看到知乎上一位答友提及,她曾经也是觉得弹琴时要时刻想到里面的情境,但直至有一次弹《鸥鹭忘机》时,弹完如同做了一场梦,终于有了传说中“物我两忘”“人琴合一”的感觉。也好希望有一天也能有这样的体验,希望在2016年可以达成吧!

阅读的话,今年大概看了四十来本书,10月之前都坚持很好。之后基本没看。豆瓣上已读量就卡在599,没在16年之前到600是个遗憾。上半年和行业相关的书看了不少,太过腻,导致现在看到类似书名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但完全不想看内容……印象里收获最大的是《智能时代》,据air说基本观点和《自私的基因》是很像的,可惜我到现在都还没看完《自私的基因》。

最后就是air啦。【此处有air画外音“就写帅得一比!”】

明明有很多事可以写,明明有很多感想可以抒发,但到了真的要下笔时,却又觉得都是多余。

不想太远的事,希望写16年年终总结时,你也在身边。

 

真的没办法再像十年前信心满满说自己的少女了,但少女心不可灭❤

Happy New Year!

 

 

共有 3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